bloggerads

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

Internet Overview (網路概論)

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OSI_model
第4層 傳輸層(Transport Layer): Segments = Data +控制資料
  • 把傳輸表頭(TH)加至資料以形成資料報。傳輸表頭包含了所使用的協定等傳送資訊。例如:傳輸控制協定義(TCP) 等。 (TCP將資料封包化並組成區段)
第3層 網路層(Network Layer): Packet = Segments +控制資料
  • 決定資料的路徑選擇和轉寄,它網路表頭(NH)加至資料報,以形成封包。網路表頭包含了網路資料。例如:網際網路協定(IP) 等。(透過路由(router)找到主機位置(邏輯位址)並決定傳送的路徑), IP分享器也在這層
第2層 資料連結層(Data Link Layer): Frame =  Packet +控制資料
  • 負責網路尋址、錯誤偵測和改錯。(交換器(Switch)分析Frame,並讀取目的端和傳送端的Mac address然後傳送到所對應的連接port)
第1層 實體層(Physical Layer) 
  • 定義一些電器的規格,如電壓,Pin腳等等。 (集線器(Hub)就是一個中繼器(repeater), 忠實的把信號傳到每個port上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NIC (Network Interface Card): 網路介面卡
MAC address: 實體位址,每張網卡都有獨一無二的Mac address,由6個Byte組成
IP address: 邏輯位址,軟體/伺服器assign的, 透過遮罩大概知道這台電腦是透過哪個主機連過來的
IP 位址: 電腦主機在 Internet 上的位址。
IP 位址=網路位址(Network ID)+主機位址(Host ID)
IP分成class A~E各種等級, A 類、B 類和 C 類是商業類使用之位址,可指定給主機

子網路遮罩: 用來判定來源IP和目的IP是否在同一網域的一個判斷位址。
預設閘道位址: 傳送到不同網域時用以決定封包的傳輸途徑。

DNS伺服器位址: DNS 伺服器的用途在於將主機名稱(Host Name)轉成IP 位址。 

TCP和UDP的差異: ﹐TCP 提供的是可靠傳輸﹐傳輸(送)層檢測手續﹐都會在 TCP 中實現而 UDP 不是可靠傳輸,因此相較於 TCP 來說,一大堆必需佔據封包表頭的都可省略來換取更大的 payload。UDP只是一個單方向的網路協定,如果要作可靠傳輸,那麼,其確認機制將從傳輸層退為應用層進行了 (也就是程式本身要提供可靠傳輸機制)。詳細請參考:TCP 與 UDP



(待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